良好的病区环境是保证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运行,促进康复的重要条件,创造优美、舒适的休养环境是护士工作的责任,是医院管理的组成部分。
从管理角度看,病区既是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人文环境,又是一个必须符合医疗、卫生原则,满足病人身、心需要的物理环境。它们构成了病区环境管理工作的重心。
要使病区的各项工作能有秩序、有效率的正常运转,就必须对病区的人、财、物、技术、设备、时间、信息等运动过程进行组织、计划、协调、监督和控制,以期实现预定的目标(任务),这就是病区护理管理的任务。
一、病区物理环境的管理
物理环境对增进医疗效果,帮助患者适应病人角色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管理的重点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整洁。病区整洁主要指病区的空间环境及各类陈设的规格统一,布局整齐;各种设备和用物设置合理,清洁卫生。达到避免污垢积存,防止细菌护散,给病人以清新、舒适、美感的目的。保持环境整洁的措施;①物有定位,用后归位,养成随时随地注意清理环境,保持整洁的习惯。②病室内墙定期除尘,地面及所有物品用湿式清扫法;③及时清除治疗护理后的废弃物及病人的排泄物;④非病人必需的生活用品及非医疗护理必需用物一律不得带入病区。
(二)安静。清静的环境能减轻病人的烦躁不安,使之身心闲适地充分休息和睡眠,同样也是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康复、医护人员能够专注有序地投入工作的重要保证。(1)根据国际噪音标准规定,白天病区的噪音不超过38Db。(2)控制噪音医护人员应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3)易发出响声的椅脚应钉橡胶垫,推车的轮轴、门窗交合链应定期滴注润滑油。(4)积极开展保持环境安静的教育和管理。
(三)舒适。舒适的环境主要指病人能置身于恬静、温湿适宜、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用物清洁、生活方便的环境中,才有安宁、惬意,心情舒畅感。
1.温度、湿度病室温度过高神经系统易受抑制,影响人体散热;室温过低,使机体肌肉紧张、冷气袭人可导致病人受凉感冒。肾病病室适宜的温度一般冬季为18-23℃,夏季20-28℃,儿科病室22-28℃之间,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湿度过高,有利于细菌繁殖,且机体散热慢,病人感到湿闷不适;温度过低,则空气干燥,人体水分蒸发快,热能散发易致呼吸道粘膜干燥,口干咽痛影响患者康复。因此,应根据季节和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开窗通风、地面洒水、空气调节器等措施,调节室内温湿度,使病人感到心境愉悦,安泰处之。
2.通风,病室空气流通可以调节室内温湿度,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和微生物的密度,使患者感到舒适宜人,避免产生烦闷、倦怠、头晕、食欲不振等症状,有利于病体康复。合理的做法是:根据气候变化情况定时开窗通风,冬季一般每次通风30分钟左右;病室应为无烟区(不得在室内吸烟);及时清除污物及不良气味。
3.阳光,病室阳光充足,不仅能保护病人的视力,增加活力;且可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发挥其杀菌作用,净化室内空气;适当的“阳光浴”还可以增进病人的体质,尤其是冬季的阳光,使病人感觉温暖舒适,激发情趣。但必须注意:阳光不宜直射眼睛,以免引起目眩;午睡时宜用窗帘遮挡阳光,不至于影响患者午休;室内的人工光源,既要保证夜间的工作、生活照明,又不可影响患者睡眠。
(四)安全。病区管理工作中应全力消除一切妨碍病人安全的因素,安全保障好,病人心理松弛,可以避免意外事故,提高治愈率,增进护理的社会效应。①避免各种因素所致的意外损伤。如浴洗室地面潮湿,致使病人滑倒跌伤;昏迷病人未加床档、保护具而坠床或撞伤;神志不清或躁动病人触接电源而灼伤等等。②杜绝医源性损害。如粗心大意引发的护理事故、差错;服务态度欠佳,致使病人心理失衡等。③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所有上述不安全因素,都可通过科学管理加以避免,收到满意的效果。首先应改善服务态度,事事将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力争改善病区的安全设施,如厕所、走廊设有扶手,给功能障碍的病人带来安全感;电源插座远离神志不清的病人,夜间设有小灯照明,方便病人的生活;有严格的环境清扫、物品清洁、消毒制度;病房、治疗室设有符合卫生学要求的流水洗手设备等。
(五)美观。病区美化包括环境美和生活美两方面的内容;
1.环境美 主要指布局、设施、用品整洁美,色调美。一般多采用浅蓝、浅绿等冷色,能给人以沉静、富有生气的感受;在病室和病区内走廊亦可摆设绿色盆景植物、花卉、壁画等,借以点缀美化环境,调节病人的精神生活。
2.生活美 主要指病人休养生活涉及到的各个侧面如护理工具、餐具等生活用品美观适用;护士的心灵、语言、行为美;患者医护人员的服饰美;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艺术设计美等等。所有这些都按审美规律来做,就能激励病人热爱生活,调适护患心理距离,满足病人的精神心理需要。
二、病区护理的组织与分工
病区护理工作的分工方式是根据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能力组合设计的协作方式。通常按护理运作方式来组织护理人员的分工形式。按护理运作方式来开展护理工作的组织形式,是随着护理学的进步与护理工作的内涵拓展和演变。护理质量受护理运作方式的制约,不同的运作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护理效应。
(一)按功能不同分工方式;
以岗位为中心,分段、分类完成任务。如治疗护士负责为病人进行药疗注射;临床护士负责临床的责任制护理;办公护士负责处理医嘱等。其优点是以最少的人力提供最基本的护理,节省人力、设备和时间,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便于组织落实,有利于熟练掌握技能技巧。对于每一位病人来说,又有相关的定岗责任护士负责,对病人的病情和身心需求能有全面的了解,方便以协作的工作方式实现整体护理的效应。
责任制护理是近年来采用的一种现代护理体制。病人入院后,由护士长指定一位护士(即责任护士)负责病人的整体性、连续性护理。责任护士对病人的护理有明确的责任范围,有自主、自治、决定的权利。这种护理模式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核心,计划护理为内容,并通过评价护理实效为目标,实现系统的整体的护理目的。责任制护理无疑能增进护士对病人的责任感,充分发挥护士的潜力和专业水平,促进护理科研,改善护患关系,从而进一步体现出护理的价值。但它对责任护士的知识、业务技术水平及总体素质要求较高;同时,必须配备有足够的护士,才能全面覆盖病区并且切实完成责任制护理的重任。
(二)分组负责制方式;
分组负责的方法又有两种。由相邻、相关病种搭配组成一组,负责若干病人的医疗和护理工作。或根据病情轻重将重症或大手术后病人相对集中,由一组护士负责他们的全部护理工作。分组负责的优点是:有利于观察病情,及时了解并满足病人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但有可能需要配备重复的人力和相应的配备。
三,护理物品,设备管理
(一) 物品,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2.根据护理需要及使用体会和经济实用的原则,为医院物质采购提供合理意见和建议
(二) 护理物品管理
1.建立登记本,记录物品领取,外借,损坏,遗失等
2.按物品种类建立物品卡,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维护,严格交接手续
3.建立财产册,登记物品数量,质量
4.定期清点物品
(三) 护理设备的管理
1.专人收集仪器的说明书
2.建立使用操作规程
3.建立设备卡,设备定人管理
(四) 常用药品管理
1.病区药柜根据临床病种和需要,确定数量和基数
2.药品应干燥,低温,避光保存,
3.各类物品应有明显的标记
4.抢救药品固定在抢救车上,固定基数,编号排例,定位存放
5.毒麻 限剧药专人负责
6.定期清点数量
(五)计划使用物质,有成本控制意识
四,护士缺陷管理
(一).护理缺陷的防范
1.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2.培养法律意识,依法管理
3.加强专业理论技术培训
4.建立完善监控机制
(二) 护理差错的处理
1.发生差错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护士长及科室领导
2.科室及时组织讨论
3.对发生差错的当事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