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叛逆孩子怎么教育方法?孩子到了叛逆期,是每个父母都会面临到的问题,叛逆期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去沟通呢?希望本文对于叛逆孩子怎么教育方法能够帮助到各位家长!
本文目录一览:
1.对于叛逆孩子怎么教育方法
2.男孩叛逆期是几岁
3.孩子叛逆不理父母怎么教育感恩
4.不听话的小孩怎样教
5.孩子逆反心理如何解决
一、对于叛逆孩子怎么教育方法
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却很少知道孩子除了青春期叛逆外还有两个叛逆期,分别是“宝宝叛逆期”和“儿童叛逆期”。2岁的孩子正是处在第一个叛逆期的阶段。
巧妙处理孩子2岁叛逆期:
1、立规矩要适用
从宝宝出生开始就可以给孩子立规矩了,在孩子1岁之前,给孩子设定生活习惯的规矩,定时地喂养、早睡早起,避免宝宝黑白颠倒等;1-2岁宝宝开始对物品的摆放有了自己的想法,这时我们可以趁机给宝宝立下“物归原处”的规矩,切记每立一条规矩,一定要适用于这个阶段的宝宝。
2、不要跟孩子硬碰硬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并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因此当孩子反对家长的意见时,应该先心平气和地听听孩子的解释,也许孩子的想法是有道理的,那样的话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随意地给孩子乱贴标签、跟孩子硬碰硬,那样只会使孩子越来越叛逆,长大以后也可能会变成你口中“标签”的样子。
3、给予多尝试的机会
2岁的宝宝,会喜欢进行各种种样的尝试,虽然有些会做不到,有些还可能会有不安全的因素存在,但在父母眼及的范围内可以给予更多尝试的机会,失败后可能会沮丧,父母可以给与适当的鼓励和指导,让孩子的自我意识往更多好的方面去发展,更愿意接受父母的帮助,也不是一味地说不。
4、适当地给予“惩罚”
当孩子无理取闹、抢孩子玩具,有打人的行为时,父母可以暂时地把孩子关小黑屋,或罚站,暂时不理孩子,给孩子觉得自讨没趣,认识自己的错误,冷静下来后再和孩子耐心地讲道理,家长的话才更容易被孩子听进去。
5、家人要先达成战线统一
立规矩前家人一定要达成战线统一,千万不要出现妈妈管着,爸爸却在一旁维护宝宝这样的事情,这样可能让孩子无法判断,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最后立的规矩却适得其反,与老人同住的家庭,在立规矩前最好先与老人沟通一下,因为通常老人比较溺爱孩子,提前沟通一下也可以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
6、不要动不动发脾气
妈妈们要让自己冷静一些,真的忍不住的时候,可以把孩子先交给爸爸,或者老人,自己找个地方发泄完再过来。想一想,这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哪些言语过激的话,对孩子未来成长也是不好的。
男孩叛逆期是几岁
男孩叛逆期,多指处于青春期的男孩由于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原因产生负向情绪,情感上的反应作用于行为,常出现逆反心理或逆反行为。家长应加强与叛逆期男孩的沟通,尊重与保护孩子心理健康,并对其加以引导。
男孩叛逆期是几岁?
男孩一般的会在12岁左右进入叛逆期,这个时候的男孩子身体的发育已经出现了第二性征,身高、体重还有其他方面也会得到发育。伴随着身体的发育,他们的自主意识也会得到长足的进步,成人感增强,这个时候他们希望能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事情,不希望家长和老师进行干预,面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管理就会出现叛逆的表现。
男孩叛逆的原因:
1、青春期男孩自我意识过剩
在教育专家看来,青少年自我意识高涨是滋养叛逆的沃土。这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第一个是在8岁左右),其自我意识膨胀,特别是对男孩而言,他们更容易向内探索,热衷于挑战权威,渴望得到认同,不喜欢别人质疑自己,这些都是男孩获得价值感的途径。
心理学家霍尔提出:“青春期男孩的身体变化和成人社会的各种迫切要求,都会导致青少年们努力去适应,其中就要经过一个‘疾风暴雨’的时期,与成人之间容易发生代际冲突。“
2、青春期男孩自尊心过强
有研究发现,男女在自尊心上不存在性别差异,都是一样的。不过在不同的年龄段,男性和女性自尊心的强弱程度不一。
一般认为,青春期时期男性的自尊心是高于女性的,而且会到青春期晚期的时候上升到巅峰,到了大学两者差不多持平。然而,进入到晚年以后,女性整体的自尊水平是高于男性的。
在青春期的时候,男性过强的自尊心也是导致他们容易发火、情绪暴躁的原因之一。男孩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可父母又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这种思维上的差异,导致双方容易引起矛盾。
男孩叛逆家长怎么教育?
1、倾听孩子心声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2、不要以暴制暴
在叛逆期,孩子很可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向父母朋友大吵大闹。在这个时候,父母不要以暴制暴,用更苛责的话攻击他们。父母可以等孩子情绪稳定之后,再和他们谈心,告诉他们如何正确的沟通。
3、用商量解决问题
以商量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即使商量失败,但感情氛围会增强,有利于以后问题的沟通。家长经常的错误是,当前题没解决,还破坏了感情气氛,阻断了感情沟通,失去今后问题解决的机会。
4、帮助孩子做自我评价
帮助孩子完成正确客观的自我评价。和他一起分析学习成绩、劳动态度、刻苦程度、时间效率、优点、缺点、尤其是集体对他的公众评价。是孩子对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有明确的认识,不要好高鹜远地去攀比,也不要草率地认为比后进同学优秀。要客观自我认识,接受当前自我。
5、发现孩子的长处
我们与孩子最大的矛盾就是他们的学习。当孩子学习不好时,我们不要抱怨也不要指责。如今孩子们学习是非常辛苦的,他们面对着家长、学校、同学等各方面的压力,一般是不会不好好学习的。此时家长们可以看看孩子们其它长处,尽量让他们各方面全面发展。
孩子叛逆不理父母怎么教育感恩
叛逆期几乎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在这个时期,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孩子叛逆是人生发展阶段中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此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能够用对方法,孩子的叛逆问题都是能迎刃而解的。
孩子叛逆不理父母怎么教育感恩?
1、科学引导孩子
大部分父母跟孩子讲道理的时候都是希望孩子立即表明自己的态度的,并且要认同自己的行为。
其实这时候如果孩子照着做了,很可能是碍于父母的威严不情愿说出来的,其实内心还是不服的。所以这种沟通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2、充分理解孩子
家长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这样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做到将心比心,站在孩子的角度来与孩子沟通交流。在遇到问题相互沟通时也会更加的融洽。
3、换位思考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很多家长觉得和孩子没有什么好交流的,是因为他们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导致一些问题考虑得不够周全。
4、与孩子成为“朋友”
当孩子犯错了,不要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是一顿批评,甚至打骂。这对于孩子改正错误没有帮助,甚至会适得其反。应该一种朋友的身份来和孩子谈心讨论他做的是否正确,让孩子自己认识到错误,而不是以长辈的身份去命令孩子。
5、和孩子找到共同的兴趣
拉进父母和孩子之间距离最快的办法就是和孩子找到共同的兴趣,因为一旦和孩子有了共同的兴趣,那么就可以从这个兴趣入手,从而和孩子沟通其它方面的东西。
6、多陪伴孩子
正常来说,经常在父母身边的孩子相对来说受到的教育多,叛逆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还要特别注意孩子的成长生活环境,身边的朋友们是否也很叛逆,尽早远离不合适的环境。
7、培养孩子有颗感恩的心
父母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教育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平时生活中尽量让孩子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明白到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让孩子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懂得父母工作的辛苦,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
叛逆孩子不懂得感恩的原因:
一、对孩子过分溺爱,使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不良习惯。从小对孩子过分娇惯,什么要求都满足,无原则的让步,什么好吃的都给孩子一个人吃。
把父母对他的付出看作理所当然,一旦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会对父母大吼大叫,甚至拳脚相加,这就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巨婴”现象。
二、父母的言传身教,一言一行,都对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知恩图报,感恩父母恩情的家庭里,孩子一定会上行下效,效仿父母。不可能是一个忘恩负义之徒。
不听话的小孩怎样教
孩子不听话,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有很大的原因。一是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二是家长的教育方式过于严格,对孩子期望过高,会给孩子带来强烈的抵触感。因此想要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家长转变教育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不听话的小孩怎样教?
一、正确看待。
青春期是孩子理性思维的开始,是他们在追求属于自己的真善美的世界,这是一件好事,家长们应该高兴才对。对他们的“不听话”,大人们应该理解、宽容;对他们的肤浅与幼稚,不妨心领神会地微微笑一笑。
二、控制住想要唠叨的嘴。
青春期的孩子最讨恶父母干涉太多,什么事情都要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他们喜欢自己去体验,即便是错误的,也要给孩子从错误中学习改进的机会。
三、注意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孩子进入青春期,遇到问题常常不愿说给家长听,常常自己默默消化,这样在心理上容易“走火入魔”,剑走偏锋。这个阶段,家长应该多多关注孩子心理上的变化,如果有异样反常,应及时通过共情等方法与孩子交流,获取孩子真正的想法,并合理引导他们。
四、多加关爱孩子。
孩子在14岁的时候,情感开始敏感起来,对所有的东西都产生了新奇感,同时对爱的感知也变得十分的敏感,很多孩子叛逆潜意识上都是想要吸引大人的注意从而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关爱。这时候爸爸妈妈们应该给以更多的关爱,让孩子有安全感,这样孩子与大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的和睦。
五、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六、尊重孩子的感情。
孩子生活在不同于成人的另一个世界。有些事情对父母来说并不重要,但却令孩子无比烦恼。父母不必假装对孩子们的事情感兴趣,但是必须对他们的感情和观点表示尊重。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玩耍的一个同学学习成绩差,而父母直接禁止孩子与之来往,那么就会让孩子对父母非常不满。
七、鼓励。
叛逆的孩子,他并非想做坏孩子,而是他们不想按照父母规划的轨迹去生活。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而又不被理解而感到孤独。他们想尝试,想得到更多的认同。所以就多支持,鼓励孩子去冒险、去尝试。
孩子逆反心理如何解决
我们常说和谐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但是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对父母的管教不再言听计从,开始出现抵触情绪、开始出现逆反心理。当家长们遇到这些现象时,首先不要太过担心,这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正是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他们已经不再是儿童,而是在向成人转变,他们开始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迫切希望摆脱父母的束缚而获得独立,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孩子逆反心理如何解决:
(一)理解与包容
当孩子对父母的意愿出现逆反的时候,作为家长不要急着去反对、去压制。试着先安定一下自己的情绪,试想一下出现逆反的原因。不能对孩子的意见视而不见、完全忽视。这样会更加的激化他们的逆反心理。找到他们的逆反原因之后,充分的理解他们,再来根据具体的事情给他做出分析。你善意的理解与包容,孩子是有感觉的,他们的心会被你温暖,而变得接受而不是抗拒。
(二)聆听与沟通
很多家长都不太愿意或者忽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一味的认为孩子听家长的话天经地义。随着科技的发展,获取信息和知识也越发的便捷,其实孩子懂的并不比我们少,只不过他们不太善于表达而已。只有家长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改变命令似得口吻,学着聆听孩子的心声,学着体会他们的心理变化,保持良好轻松的沟通与顺畅的交流,他们的逆反自然就会消失,亲子关系也会变得融洽和健康。
(三)不要抱有成见
预想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或情绪的父母实际上是在挑起这种情绪。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们有独立意识的迹象便极力压制,担心稍有让步,就会导致孩子走上歧途。父母反应越激烈,越过分,孩子们就越会坚持己见。
(四)把握重要问题
不要对孩子的每个细枝末节都指手画脚,这只能使孩子们反感。你儿子留了披肩发或是你女儿用了一种新的化妆品,你最好还是把这当作一种无害的时髦而予以接受。
(五)冷却法
当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情绪强烈激荡时,父母不要恼怒,不可"针尖对麦芒",以任性对任性,否则会火上加油。正确的做法是冷处理,对他的任性不予理睬。当孩子以哭作为武器来威胁时,不要心软,可以让他哭一阵,等他平静下来以后再教育诱导。
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一、期望不切实际
现在的家长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往往忽视了孩子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煞费苦心设计好的蓝图,硬要他们去做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一事无成,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长提出的要求,应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略高一点,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树上的果子,"使他们经过努力,都能圆满完成任务,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孩子就会不断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过于严厉,损伤孩子自尊心
现在,有些家长还是满脑子的"不打不成材"的观念。认为"严"就是体罚,很少考虑孩子的自尊心,随意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处,甚至讽刺、挖苦,有时还要对孩子动武。正确的做法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一个开始有独立意识的小伙伴,有事商量着来办,平等相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千万不可居高临下,以势压服。
三、压抑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探索心理特别强,世界对他们来说充满神秘和惊奇,大人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的事物,他们都要问问、玩玩、摸摸,有时就难免会闯祸。如果家长不了解他们的好奇心,认为这是胡闹,不分青红皂白地呵斥、打骂孩子,就很自然地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情绪。明智的家长应该这样告诉孩子:你想知道的事情,我们也很想知道,你如果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想办法帮你解答问题的。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们懂得了不少道理。
四、反复唠叨,引起厌烦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唯恐他们不听,就反反复复、唠唠叨叨不休。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马拉松"式的说教环境中,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即使明知道家长说得有理,他们也不乐意听。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必须要言不烦,并且尊重他们,留给他们情绪变换和思考的余地,孩子有了思想准备,就相对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
以上就是对于叛逆孩子怎么教育方法的相关内容了,文章的阐述只是大概讲解一下,如您想了解更多和对于叛逆孩子怎么教育方法的相关内容,可以到问答中心或者线上留言,我们将为您解答。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523心理网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内容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