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青春期叛逆行为有哪些?
- 2.叛逆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 3.叛逆行为的危害有哪些?
- 4.家长怎样应对叛逆行为?
- 5.叛逆行为什么时候会消失?
青春期的叛逆行为是指孩子对家长或其他成人有敌对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特定的年龄段(13-18岁)非常普遍,家长应该怎么办?
1.青春期叛逆行为有哪些?
青春期叛逆行为包括:拒绝接受父母规定的规章制度,不听话、叛逆、叛国、不尊重父母,违反社会伦理道德等。
2.叛逆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叛逆行为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生物学上的变化,孩子正处于探索与追求自我的阶段,缺乏成人的见识和耐心,对父母的规则有一定抵触感;心理学上,孩子想要获得更多的关注,想从家长那里得到更多的肯定;社会学上,孩子在同龄人中模仿行为,想要与众不同,以此获得认可。
3.叛逆行为的危害有哪些?
叛逆行为会影响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正常发展,可能会导致孩子学习不好,无法与同学友好相处,受到社会各界的冷落和排斥。
4.家长怎样应对叛逆行为?
家长要提供给孩子安全的情感环境,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意见,做到与孩子平等交流,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要求,要懂得遵守规则,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责任感。
5.叛逆行为什么时候会消失?
叛逆行为一般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消失,有时孩子会通过一些特殊的体验来改变叛逆行为,例如:受到父母的表扬,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改变叛逆行为。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523心理网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你可能也喜欢
- ♥ 14岁小女孩正处在叛逆期怎么办?02/21
- ♥ 孩子叛逆期对家长不尊重02/27
- ♥ 6岁孩子叛逆该怎么办?03/08
- ♥ 教育叛逆期孩子的五个方法,让孩子融入家庭决策02/24
- ♥ 孩子不听话、不听劝、不服管教,怎么办?03/09
- ♥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长们要注意了」03/10
内容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