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心理网523心理网  2023-03-07 09:41 523心理网 隐藏边栏 |   抢沙发  0 

青少年心理叛逆期是指青少年对自己的身份,价值观和思想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出思想抗拒、情绪激动、行动倾向越来越反叛的心理发展阶段。在此期间,青少年会表现出与父母产生矛盾、关系紧张,多次发生口角、言语攻击和肢体抵抗等行为。青少年心理叛逆期的家庭教育,不仅涉及到孩子教育,而且涉及到对家庭成员的教育。

一、家庭教育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父母应当把握好家庭沟通的机会,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引导孩子说话。让孩子从中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鼓励,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2.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父母不能过多的“护翼”,要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自豪感和成就感。

3.关注和支持孩子的发展:应该关注孩子的发展,支持孩子在学习、健康、社交等方面的发展,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引导,减少孩子的心理负担。

4.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父母要把孩子的道德观念培养得体,让孩子能够懂得,礼貌待人,尊重老师,重视社会责任,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二、家庭教育应避免以下几种行为:

1.过多的指责:不能过多指责孩子,更不能对孩子进行言语攻击、肢体施暴等行为,这会使孩子产生焦虑情绪,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发展。

2.过多的保护:不能过度保护孩子,过多的保护会使孩子失去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也会使孩子变得懒惰和抗拒父母的指导。

3.缺乏耐心: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应该有耐心,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耐心引导孩子,耐心鼓励孩子,耐心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和独立性。

三、家庭教育的目的:

1.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明白,自己应该有责任去完成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做到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养成良好的习惯,给自己及他人带来良好的影响。

2.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懂得自尊,认可自己,尊重自己,在和别人沟通中,更加自信,不受外界压力而影响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3.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建立对世界的认知,能够理性的分析问题,从而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依赖父母。

总结

正确的家庭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心理叛逆期,形成健康的人格。父母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关注和支持孩子的发展,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并避免过多的指责、过多的保护和缺乏耐心等问题,从而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条件。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链接 私密 签到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