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青春期叛逆是一个普遍却让不少人感觉头痛的话题,希望本文叛逆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本文目录一览:
1.叛逆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2.严重叛逆孩子如何管教
3.儿子进入青春期后应该怎么教育
4.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叛逆期
5.孩子越来越叛逆家长该怎么办
一、叛逆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青春期的成长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必经之路,不可能躲开,也不可能绕过。对于家有一孩的父母来说,由于没有教育青春期孩子的经验,常常会感觉力不从心,尤其是看到孩子叛逆,脾气暴躁时,便不由自主会被孩子激怒,甚至引发亲子矛盾冲突。
青春期孩子叛逆有哪些表现
1、产生成人感
表现为自我意识向独立成熟方面发展。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及行为等都有了很明显的变化,这时候的孩子比较渴望社会、学校、家长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由于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所以,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2、独立性和依赖性
表现为增加对同伴关系的依赖,和父母之前的情感、行为互动、观点等有了隔离感,父母的榜样作用在削弱。在对老师的态度上增加了保留和批评、怀疑的成分。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则表现为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3、自我评价能力提高
他们不仅体验到自己和家人、老师以及他人各种关系的存在,而且能进一步体验到自己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的存在,进入到一个“自我发现”的新时期。
4、自尊心增强
渴望得到理解宽容,追求自尊、好胜、求知和参与是中学校青春期的典型特征。他们害怕老师指责嘲笑他们的幼稚和冲动,反感老师居高临下的批评和训斥。
5、片面性和表面性
由于初中生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执性的特点,容易对问题的认识产生偏差,继而引发孤独、抑郁等心理障碍,因而带来了情绪上的固执性。
怎么教育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1、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叛逆,家长必须先冷静下来,好好观察孩子的日常,找出孩子变化的原因。不要以强硬的态度去面对孩子的反叛。这时候的孩子就像紧绷的橡皮筋,你越是用力,他们的反弹会越加厉害,因此家长首先要摆正心态,对孩子的行为不要以暴制暴,这是最不可取的。
也可以从学校老师或者孩子身边朋友那里打听一下孩子最近的反常原因,必须先找到症结所在,才可以慢慢找出化解方法。
2、多了解孩子近期关注的事物以及喜好,有时也可以与他们一起探讨这些新鲜事物。有时孩子不想与父母交流是觉得与父母有代沟。他们觉得父母与自己年龄间隔太大,喜欢的东西差距也大,坐在一起说不上话,因此也失去了交流的欲望。
因此家长如果想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么就要先去了解孩子喜欢的东西,这样子才可以跟他们说得上话,同时也可以向孩子透露自己喜欢的东西,加深彼此间的了解。周末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去玩他们喜欢的东西,让自己真的融入孩子的世界。
3、少拿别家孩子跟自家孩子作对比。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优缺点,不能因为别家孩子的某个优点而让家长忽视自家孩子的闪光处。反正像我自己从小就很烦父母以隔壁家孩子作为我的标杆,让我去达成他们心中的目标,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并不爱自己,只是想让自己成为他们炫耀的资本,从而引发叛逆心理,跟父母对着干。
正确的做法是,在孩子因某些方面比不上他人而内心失落时,父母应给予适当的安慰与鼓励,同时让孩子看到自己身上的其他长处。劝慰孩子正视自身的不足再加以努力,争取下次的进步。
严重叛逆孩子如何管教
孩子叛逆是正常的现象,毕竟当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肯定就会萌生不同的想法,但是如果家长不及时制止的话,也很有可能会对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严重叛逆孩子如何管教?
1、尊重孩子的感受
孩子之所以会叛逆是因为他的自我意识在逐渐成熟,这也是孩子长大的一个标志,所以家长们应该为孩子的某些“叛逆表现”感到高兴。有的时候不要根据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孩子行为的对错,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去尊重他的感受,比强势地让他改正你认为的错误更好。让他有自己的空间,就是打破常规的鱼缸,让孩子有更多发展的机会,这对于其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2、交流,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出于工作忙,很多家长都没有时间了解小朋友心里的想法。对于一些事情,也特别喜欢用我这是为了你好的理由来让他们去做。甚至当小朋友做出一些行为后,没有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就会他们责骂。大人这样的教育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年纪小,孩子根本不知道大人这些行为背后的用心。只会认为家长不喜欢自己,不会尊重自己。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以后也不会与家长交流。
3、不要一味想着教育出听话的孩子
小朋友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不应该让他们全部接受自己的想法和思维。特别是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大人可以多接受他们一些时候的小小叛逆。毕竟只会听大人话的人,长大之后连自己的想法都没有,怎么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呢?
4、让孩子多出去和其他人接触
有些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叛逆是因为他觉得没有人理解自己,这时候做父母的如果真的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就千万不要强行让他改正。让孩子多出去和其他人接触,让他了解一下其他同龄人的想法,能让孩子从别人的行为中去考虑自己做的到底对不对。有一些家长就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交朋友,怕他交往的朋友不是好人。如果你这样做了,孩子反而会更加叛逆。所以家长要做的就是理解和支持,给孩子这个接触别人的机会,让他们形成自己的判断。
5、家长要以身作则,并且不断学习
家长所拥有的价值观与行为对小朋友的影响是很大,所以平常父母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行为习惯,当看到小朋友出现错误的时候及时纠正。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如今时代不同,父母不能一味依照以前的观念教育孩子,而是应当不断学习新的方法。
孩子叛逆的原因:
1、心理过程发展的不平衡。青少年时期,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往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情感、意志的发展先于认知的发展。
2、好奇心的驱使。青少年多数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你越禁止,我越要干。禁止的事物带有神秘色彩,引起猜疑推测,所以寻根究底,小作尝试。
3、思维品质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等品质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加之社会经验不足,不懂得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在论证不足的情况下,固执已见,走向极端。
4、过分强调自我,偏激和片面地看问题。因为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希望能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
儿子进入青春期后应该怎么教育
绝大多数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叛逆,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子,我们应该直面男孩子的这一阶段,正视男孩子这一阶段的表现,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儿子进入青春期后应该怎么教育?
第一,帮助孩子确定人生的目标。
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开始树立自己的人生观,那么,如何制定人生目标,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这是需要孩子认真考虑的问题。很多家长总是喜欢替孩子做决定,孩子不喜欢的事情,逼他去做也是枉然。因此,要让孩子自己确定目标,上什么样的高中,考哪所大学等等,坚持自己的选择才不会后悔!
第二,注意了解孩子青春期的变化。
男孩进入青春期以前,男孩的身体各个部分“按兵不动”,而一到青春期,这些部分突然变得“势如破竹”。父母要教育男孩,让男孩养成整洁的好习惯。男孩进入青春期以后,会越来越注意个人形象,关注脸部,但是,要注意卫生,勤洗澡,预防疾病。男孩开始从小调皮小机灵,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男子汉,有了一些不能说的秘密。他们对自己身体变化的感觉和关注不比女孩子差。但由于男孩一般也是羞涩的,特别是对一些隐私问题更是难以启齿,不好意思开口。这时如果父母认为自家男孩没有身体变化方面的疑问,没有和他们主动聊聊这类事情,还暗自窃喜,觉得男孩就是省心的话,那就真是害了孩子了。
第三,善于从孩子的态度中发现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当孩子对你不尊重的时候,要及时的沟通制止。如果他今天对你不尊重,你没有制止,明天出去对老者也不尊重,他以后有苦头吃。在家里你要让他明白,让他先反省自己,然后再告诉他。多和孩子进行交流,知道孩子内心真实想方为孩子排忧解难,积极树立孩子的信心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第四、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男孩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对事物的自我辨知能力,做父母的如果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变化,而是一味地像以往一样,牵着孩子按自己设计的路线走,自然就会引起孩子不满,有意跟家长对着干。要与孩子融洽相处,父母就得正确认识孩子,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孩子小时候对事物的认知性不强,这就需要父母的提醒与帮助。孩子渐渐长大,父母习惯了孩子对自己的依赖,忽略了孩子成长,依然对孩子指手画脚,当然会让孩子厌烦。所以家长要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叛逆期
叛逆是一种心理障碍,心理不健康的情绪反应,也就是心理不成熟,比如说:对抗、骂人、自卑、任性、情绪反常等都是孩子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叛逆是不分年龄大小的。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渡期,他们遇事开始思考,形成并不成熟的主见,然后怀疑父母的话,从而导致与家长、老师的激烈对抗。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叛逆期?
1.父母要正视孩子,把他当作大人来看,要调整管教孩子的方式,以应对正在改变的孩子,对待孩子要平等,要换位思考,多替孩子想想。
2.多表扬和鼓励孩子,多对孩子作正面的暗示和评价,不否定孩子,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非常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3.管教孩子不要太严格,要相信孩子能够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对于孩子的事情也不要过多地去干涉,不在孩子面前哆嗦。
4.关注孩子内心的想法,帮助孩子并和孩子一起去完成,从而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自然就信任父母了。
5.青春期的孩子价值观正在形成,但孩子的思想还不有成熟,父母要引导孩子,不要让孩子与不务正业的孩子来往,不被不良风气所影响。
孩子有几个叛逆期?
1、宝宝叛逆期:2-3岁
两岁半到三岁是宝宝自我意识萌发的时期,这是第一个叛逆期。语言上,他们会经常将“不”挂在嘴边;行动上,常会用“打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及不情愿。所以就算大人们耐着性子给他们讲,他们根本不听、或者听了也不去理会,这是孩子从意识上最早开始的和父母的分离。
2、儿童叛逆期:7-9岁
这个时期不同于婴幼儿,他们开始对世界有一种懵懂的概念,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主见,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小大人。所以他们常会,不讲道理,凡事都喜欢和家长对着干”。往往最后会变成说话不听,只能靠揍来解决。
3、青春叛逆期:12-15岁
这个时期由于升学、人际关系等压力的增大,往往最难管。家长越严格管教孩子,孩子的叛逆情绪也就更激烈,可以说是让无数家长感到头疼的时期。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发育成熟,但是心理还未成熟。可能会变的自尊心强,好面子,不再把父母的教训放在眼里。
孩子越来越叛逆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叛逆,问题的本质不是父母管教过多、操控过严,而是父母管教孩子的方法和时间不对。每个孩子都会犯错,只要在错误中成长学习就可以了,毕竟每个人都是这么成长过来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对孩子期待太高,给孩子多点耐心和鼓励,用其他的方法代替对孩子说“不”。
孩子越来越叛逆家长该怎么办?
1、依靠规则来约束
规则和纪律的约束,会让孩子在叛逆期间变得冷静,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需要家长和身边人的关注,而叛逆是孩子寻求关注的一种“极端”方式,纪律和规则的作用就是关爱和理解,让孩子在有约束的范围内发泄情绪。
2、父母要勇于认错,认真对待孩子的批评与建议
很多家长看孩子戴着强烈的世俗色彩,比如会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去对比自己孩子的缺点和不足,结果会发现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好,结果让孩子非常受伤害。甚至让孩子越来越不信任父母。有时家长应该适当倾听一下孩子的批评与建议,必须要态度坦诚,勇于认错和反省,平等地和孩子交流。
3、保持亲切的态度
现代的青少年崇尚个性,喜欢自我表现,追逐新鲜事物。他们说话做事时常令人难以接受。但无论孩子给你的刺激有多大,作为父母最好保持平静,并要时刻记住,如何说话与说什么同样重要。在与孩子说话时, 你所表现出的尊重和自我控制最终有一天会出现在孩子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
4、细心和耐心地纠正和教育
孩子的行为是累积而来的,好的行为慢慢累积就会变成好的习惯,反之亦然。行为的养成和教育都是长期性的。所以不听话的行为也需要长时间的纠正和教育。家长对孩子不礼貌及不听话的行为,一定要随时进行纠正。
5、带着孩子外出接触社会
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到公园、风景区、商店、工厂、农村去,或者去访问同学、亲友,进行社会交往,使之开扩眼界,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6、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简单的说“很好”一类的词语,家长的赞美语言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明白,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以上就是叛逆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的详细介绍了,文章的阐述只是大致提了一两点,如您想了解更多和叛逆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可以在问答中心或是线上留言,我们将为您解惑。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523心理网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内容反馈